会玩的校长和爱玩的学生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王红提出了“玩”字策略:在“玩”中顺应天性,凝聚智慧,在“玩”中学会发现、学会成长,带领学生“玩”出个性精彩的童年,也“玩”出丰盈的知识储备。

在“玩”中提升好奇心和探究欲

网络时代,孩子们可以随时高效率地获取信息,这也让真实情境下的学习变得更为重要。王红说,学校教育必须给孩子们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如果能让课程变得好玩,孩子们一定会感兴趣并全情投入。”

校本课程实物博览馆将生活中常见、又含有丰富内涵的生活物件收纳进来,由学生进行搜集分类整理,自主、开放、探究式的玩中学方式,调动了孩子们的综合感官,融合了语文、科学、美术、综合、数学、信息等知识,让孩子们在“玩”中提升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有一天,王红看到几个孩子围着走廊里的实物博览馆讨论博古架上的几块石头,一个孩子说:“这是玉石,我奶奶有用这样的石头打的手镯。”另一个说:“这是大理石,是变质岩做的,我在酒店大堂见过这样的大理石地面。”“这个和我在本溪水洞看到的一样,是钟乳石,有灯光照着特别漂亮。”孩子们一回头看到了校长,有些不好意思了。王红赶忙接话说:“你们知道得真多啊,中午讲给同学们听听!”那天中午的实物博览馆座无虚席,孩子们的知识分享赢来了阵阵掌声。后来,这几个孩子继续研究,经过多次实验,将在褶皱程度不同石头上用木质、金属、橡胶等材质物体敲击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模拟创作出了《铃儿响叮当》的旋律。这个融合了科学和音乐知识的小实验,在“玩转校本课”的舞台上得到精彩展示,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科技探索带来的无穷魅力。

王红将“玩”系列课程架构为有研究的“玩”、有艺术的“玩”、有锻炼的“玩”、有科技的“玩”、有家政的“玩”、练口才的“玩”等。练口才的“玩”,在学校“小讲坛”栏目开辟了“是真的吗”“回味历史”“异域风情”“绿色家园”“营养健康”“艺术赏析”“体坛风云”“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八大主题课程,学生们自由申报课程主题,举办属于自己的展演;有家政的“玩”,带领学生进行面点烘焙;有艺术的“玩”,号召学生们自由组队编课本剧、学摄影、练曲艺说唱……为孩子们提供直接观察和动手实践的“玩中学”,更创设以体验为中心的活动平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积蓄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玩”得有趣“玩”得值得

王红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310.html